跳到内容

跳到目录

他学会要慈悲待人

他学会要慈悲待人

信心的典范

他学会要慈悲待人

约拿将会有很多时间好好思考。面前的路有800多公里,他要走起码一个月,才能到达目的地。他首先要挑选路线,想想应该走较短的那条,还是较为安全的那条。接着,他就日复一日地前进,越过无数山岭和河谷。他绕过广大的叙利亚沙漠,横渡幼发拉底等壮阔大河,晚上就在叙利亚、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述的乡镇过夜。日子一天天的过去,他反复地想着自己的目的地,就是那个离他越来越近,而又叫他恐惧不已的城市——尼尼微。

有一点约拿倒是相当清楚的。他一定不能再像上次那样,逃避上帝给他的任务了。耶和华头一次差遣他去亚述的尼尼微大城传达上帝的判决时,他立刻上了一艘船,往相反方向走。不久,耶和华使海上狂风大作,约拿眼见船上所有人,都快要因为他反叛上帝而丧命。约拿不想连累那些勇敢的船员,就叫他们把他抛进海里。船员无可奈何地照约拿说的去做,而约拿也以为自己必死无疑。这时候,耶和华派一条大鱼来把约拿吞下。三天后,大鱼把约拿吐在岸上。约拿安然无恙,并比之前更加敬畏和顺服上帝。 *约拿书1,2章

耶和华再次吩咐约拿前往尼尼微。这次,约拿遵嘱而行,长途跋涉地向东方前进。(约拿书3:1-3)然而,约拿在接受过耶和华的管教之后,有没有完全改变过来?比方说,耶和华没有因约拿抗命而施以惩罚,反而慈悲地搭救他,使他不致葬身大海,还给他另一次机会去执行警告尼尼微人的任务。约拿既蒙上帝慈悲恩待,有没有因而学会慈悲待人呢?对不完美的凡人来说,要慈悲待人往往不容易。约拿就在这方面遇上了困难,现在让我们看看自己可以从他的经历学到什么。

判决信息带来出乎意料的反应

约拿没有以耶和华的观点去看尼尼微。圣经说:“尼尼微在上帝眼中是座大城”。(约拿书3:3)在约拿的记载中,耶和华三次把尼尼微称为大城。(约拿书1:2;3:2;4:11)为什么尼尼微在耶和华眼中是座大城,也就是很重要的城市呢?

尼尼微年代久远,是宁录在大洪水后兴建的其中一座城。这座城面积广大,邻近几个城市看来也归入大尼尼微地区的范围,人要走三天的路,才能从城的一头走到另一头。(创世记10:11;约拿书3:3)尼尼微城内有巍峨的神庙、巨大的城墙和其他宏伟的建筑,显然是个非常壮观的大城。但这都不是令耶和华上帝觉得尼尼微重要的原因。对上帝来说,最重要的是人。那时,尼尼微城人口众多。虽然尼尼微人作恶多端,耶和华还是关心他们。上帝很重视人命,也看出人人都有可能悔改并离恶行善。

约拿终于抵达尼尼微。当他看见这个拥有超过12万人口的大城时,也许感到更加害怕。 *他走了一天,穿越大街小巷,前往城的中心。他很可能一边走,一边寻找适当的地点好宣告判决信息。城里的人怎么听得懂他的话呢?他学过亚述语吗?还是耶和华施行奇迹,使他能够说这种语言?圣经没有告诉我们。也许,约拿用自己的母语希伯来语宣讲信息,然后请别人传译。不管怎样,他这个直截了当的信息都不会讨人喜欢。他宣告说:“还有四十天,尼尼微就要覆亡了。”(约拿书3:4)他无惧地再三向人宣告这个信息,显出非凡的勇气和信心。今天,基督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两种特质。

约拿的信息引起了尼尼微人的注意。也许他本以为自己会遭到仇视甚至暴力对待。然而,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,尼尼微人竟愿意聆听!约拿的信息迅速传了开去,没多久,全城的人都在谈论他预言尼尼微会覆亡的事。约拿记述:“尼尼微人信从上帝,就宣告全国上下都要禁食,披上粗布。”(约拿书3:5)尼尼微人不分贫穷富贵,青壮老弱,全都为自己的过犯而懊悔。不久,这件事传到了国王耳边。

尼尼微王也对上帝起了敬畏之心。他从宝座上起来,脱下华丽的朝服,像百姓那样披上粗布,然后“坐在灰中”。他和大臣一同下令,将本来由民众自发的禁食行动,变为法定的全国活动。他颁令举国上下,不论人畜,一律要披上粗布 *,又谦卑地承认他治下的人民作恶害人。他说他相信真神若看见他们悔改,就会“平息怒火”,宽恕他们,使他们不致灭亡。(约拿书3:6-9

有些批评圣经的人提出质疑,认为尼尼微人不可能这么快就改变态度。可是,有些圣经学者表示,对于古代一些迷信而善变的民族来说,这样的行为跟他们的民族特性是一致的。耶稣基督后来也提到尼尼微人悔改一事。(马太福音12:41)耶稣清楚知道这事的真相,因为他曾在天上目击事情的经过。(约翰福音8:57,58)话说回来,耶和华看见尼尼微人显出悔改之心,有什么反应呢?

上帝远比人类慈悲宽大

约拿接着记述:“上帝看见他们所做的事,见他们都弃绝恶行,就回心转意,不把先前宣布的灾祸降在他们身上。”(约拿书3:10

这是不是说,耶和华认为自己先前对尼尼微的判决是错误的呢?不是的。圣经说,上帝“所做的完美无瑕,所行的尽都公正。他是信实的上帝,大公无私”。(申命记32:4)耶和华看见尼尼微人衷诚悔改,他对这群人的义愤就平息了。上帝看出,按照原本的判决惩罚尼尼微人,已经不再是公正的做法,现在反该向他们大显慈悲。

宗教领袖常常将耶和华描述为冷酷无情、古板苛刻的神。事实却恰恰相反,耶和华通情达理、慈悲为怀,待人处事总能因时制宜。每次他决定要惩罚恶人,都会先派人发出警告,因为他渴望见到恶人悔改,离弃恶行,就像尼尼微人所做的一样。(以西结书33:11)耶和华告诉他的先知耶利米:“无论什么时候,我向一国一族宣布,要把他们拔出、拆毁、消灭,我所说的那一族如果回头,离弃恶行,我就会改变主意,不把我打算降的灾祸降给他们。”(耶利米书18:7,8

那么,约拿的预言落空了吗?没有。他的预言已经达成原本的目的,就是警告恶人。尼尼微人因行恶而受到警告,随后却听从警告而弃绝恶行。不过,假如他们再次作恶,上帝就会惩罚他们。后来,他们果然因为故态复萌而遭受毁灭。(西番雅书2:13-15

约拿看见尼尼微没有像他预期那样受到毁灭,他有什么反应呢?圣经说:“约拿因这件事而非常不悦,发起怒来”。(约拿书4:1)他甚至以近乎指责的口吻对全能的上帝祷告。他说自己本该留在家乡,声称自己早就料到耶和华不会降灾给尼尼微,更以此为借口,解释自己最初为什么会逃往他施。然后,他向上帝求死,说死了比活着还好。(约拿书4:2,3

到底是什么令约拿那么不高兴?我们无法知道约拿当时的所有想法,只知道他曾向全尼尼微城的人宣布毁灭的信息,而他们都相信他。可是现在,毁灭不会发生了。他害怕被人嘲笑吗?担心人家会说他是假先知吗?无论他想的是什么,反正他就是不高兴看见尼尼微人悔改,也不喜欢见到耶和华向尼尼微人发慈悲。看来,他越想就越愤愤不平,越想就越觉得自己颜面扫地,可怜极了。约拿满腹牢骚,但慈悲为怀的上帝显然仍记得约拿的优点。耶和华并没有因约拿欠缺恭敬而惩罚他,只是温和地问了他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。上帝说:“你这样发怒有道理吗?”(约拿书4:4)约拿有没有回答?圣经没有说。

耶和华谆谆教导约拿

约拿垂头丧气地离开尼尼微。他不是起程回家,而是到了东边的山区,在那里可以俯瞰尼尼微一带的地区。他搭了一个棚子,然后坐下来,等着看尼尼微城会有什么事发生。他可能仍希望亲眼看见这座城被毁灭。耶和华会怎样帮助这个固执的仆人学会慈悲待人呢?

耶和华使一棵葫芦树在一夜之间长起来。约拿一觉醒来,看见这棵茂盛的葫芦树,叶子宽大好遮阳,比他的简陋棚子好多了。“约拿因这棵葫芦树就非常高兴”,也许他认为葫芦树神奇地出现,显示上帝悦纳他、赐福给他。可是,耶和华这样做,主要不是想让正在发脾气的约拿凉快凉快,使他快点消气,而是想打动他的心。接着,上帝派一条虫子来咬死这棵树,“又使东方的热风吹来”,炎热的气温使约拿“几乎昏倒”。约拿又闹起情绪来,并向上帝求死。(约拿书4:6-8

耶和华再次问约拿这样发怒有没有道理,指的是这次他为葫芦树枯死而发怒。约拿仍然没有悔意,更自辩说:“我发怒,气得要死,都有道理。”现在,耶和华看出是时候把事理向约拿解释清楚了。(约拿书4:9

上帝跟约拿推理,指出约拿既没有栽培那棵葫芦树,也没有使它长大,它一夜长成,又一夜枯死,他尚且顾惜。然后上帝说:“何况这座尼尼微大城,里面有十二万多人连左手右手也分不清,又有许多牲畜,难道我不该顾惜吗?”(约拿书4:10,11 *

你明白耶和华要借葫芦树说明什么重要的道理吗?约拿从没出过力去栽培这棵树,而耶和华却是生命之源,他一直维持众生的生命,尼尼微人得以活着也有赖于他。约拿怎会认为一棵植物的生命,比十二万条人命和许多牲畜的生命加起来更珍贵呢?这岂不是因为他任由自私的想法支配自己吗?再说,他所以顾惜葫芦树,只不过因为这棵植物给了他一些好处。他为上帝饶恕尼尼微而发怒,难道不也是由于太自私,太爱面子了吗?

确实是深刻的教训!问题是,约拿有没有记取教训呢?约拿书以耶和华的反问结束,并没有记载约拿怎样回应。有些人因此批评约拿书,认为这卷书应该交代约拿的反应。其实,约拿已经作了回应,约拿书本身就是他的回应。证据显示,这卷书是由约拿自己执笔的。不妨想象一下,约拿回到家乡后动笔写这卷书时的情景。那时的他,添了年岁长了智慧,也比以前谦卑多了。他把自己怎样犯错,怎样反叛,怎样毫无慈悲、固执己见,都一一记述下来,说不定他还一边写一边羞愧地摇着头呢。毫无疑问,约拿从耶和华的优良教导得益,他学会要慈悲待人。我们也慈悲待人吗?

[脚注]

^ 请看《守望台》2009年1月1日刊《信心的典范——他从错误中汲取教训》一文。

^ 据估计,在约拿的日子,以色列的首都撒马利亚只有两三万名居民,还不到尼尼微人口的四分之一。尼尼微最繁华的时候,也许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城市。

^ 这个命令也许看来奇怪,但这种做法在古代是有先例可援的。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说,在古代的波斯,人们为一个广受爱戴的将军举哀时,曾要牲畜参与丧礼的仪式。

^ 上帝说尼尼微人连左手右手也分不清,意思是他们对上帝的标准一无所知,就像幼儿分不清左手右手一样。

[第16页的精选语句]

上帝渴望见到恶人悔改,离弃恶行,就像尼尼微人所做的一样

[第17页的精选语句]

上帝借葫芦树教导约拿要慈悲待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