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內容

跳到目錄

我將「偉大的創造主謹記在心」至今已90年了!

我將「偉大的創造主謹記在心」至今已90年了!

我將「偉大的創造主謹記在心」至今已90年了!

埃德溫·里奇韋自述

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11月11日結束,我的學校突然召集所有學生參與慶祝。當時我只有5歲,還不完全明白那是怎麼回事。可是,爸媽在家裡教過我關於上帝的知識,我知道自己不該參加。我向上帝禱告,忍不住哭了起來。雖然我很怕,但還是沒有跟同學一起慶祝。從那時起,我就一直將「偉大的創造主謹記在心」。(傳道書12:1

這件事之前幾個月,我家搬到蘇格蘭的格拉斯哥附近。大約那個時候,爸爸聽了一個公眾演講,題目是「現今活著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」。從此,他的生活就改變了。爸媽開始學習聖經,交談時常常說到上帝的王國和未來的種種福分。我很感激上帝,因為從我小時候,爸媽就幫助我培養對上帝的愛,教我全心信賴上帝。(箴言22:6

開始全職為上帝工作

15歲那年,我本可以接受高等教育,但是我真的很想成為全時傳道員。爸爸認為我年紀太小,所以我找了一份工作,在辦公室工作了一段時間。我實在很希望全職為耶和華服務,一天我寫信給盧述福弟兄,當時他負責督導全球的見證工作。我告訴他自己有什麼打算,問他有什麼意見。盧述福弟兄回信說:「既然你到了可以在辦公室工作的年紀,那麼你也可以為主服務……我相信,如果你付出努力,忠心為主效勞,他就一定會賜福給你。」這封寫於1928年3月10日的信感動了我們全家。不久,我和爸媽,還有姐姐,都開始全職為上帝服務。

1931年,在倫敦舉行的一個大會裡,盧述福弟兄呼籲志願人員到國外傳講好消息。我報了名,跟安德魯·傑克一起獲派到立陶宛當時的首都考納斯服務。那時我18歲。

在外國宣揚王國信息

那時候,立陶宛十分貧窮,人民主要是務農為生。在鄉村傳道很不容易,要找個住宿的地方也相當困難,有些住處的環境實在叫我們難以忘記。例如,一天夜裡我和安德魯覺得很不舒服,就起來點燃油燈看看,發現滿床都是蝨子,我們從頭到腳都被叮了!接著的一個星期,我每天早上都不得不到附近的一條河去,把全身浸在冰冷的河水裡,好緩解痛楚。儘管這樣,我們還是決心繼續傳道。不久,我們住宿的問題就解決了。我們遇到一對年輕的夫婦,他們接受了聖經真理,還請我們到他們家住。他們的家地方不大,卻很乾淨。儘管要睡在地板上,我們也絕不介意,因為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!

當時,在立陶宛,羅馬天主教和俄羅斯正教會的教士很有勢力。惟獨有錢人才能擁有聖經。我們的目標是,盡力把好消息傳遍我們的地區,盡量把聖經書刊留給對真理感興趣的人。每到一個地區,我們就先在市鎮找個住處,然後小心謹慎地把好消息傳遍附近的郊區,最後就迅速地傳遍市鎮。這樣,我們通常在教士給我們製造麻煩之前,就將真理傳遍了地區。

引起大眾注意

1934年,安德魯獲邀到考納斯的分部辦事處工作。約翰·森珀成為我的傳道同伴,我們倆都有一些難忘的經歷。一天,我到一個小鎮的律師事務所向一個律師傳道。他非常生氣,竟從抽屜裡取出一把手槍,像要扣板機似的,喝令我立即離開。我隨即向上帝默禱,並想起聖經的勸告:「溫和的回答平息烈怒」。(箴言15:1)於是我說:「我只想跟你做朋友,告訴你一個好消息。謝謝你沒有開槍。」他聽了就鬆開手指,我慢慢向後退,離開那裡。

我跟約翰會合,怎料他告訴我,他也剛剛經歷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。約翰跟一個婦人談話,之後婦人發現自己的一張大面額鈔票不見了。約翰被誤會是小偷,被帶到警察局去。警察要約翰脫去衣服,進行搜身檢查。當然,警察什麼也沒搜著。後來,他們捉拿了真正的小偷。

在這個寧靜的小鎮裡,我和約翰的經歷引起了大眾的注意,成為他們談論的話題,結果為我們的傳道工作做了免費宣傳!

秘密地工作

當時,在鄰國拉脫維亞,傳道工作是受到禁止的。我們接獲了一項危險的任務,就是要把聖經書刊帶進拉脫維亞。差不多每月一次,我們要在夜間乘火車到拉脫維亞。我們把書刊帶進拉脫維亞之後,有時會繼續前往愛沙尼亞,多拿些書刊再帶回拉脫維亞。

有一次,一個海關官員接到消息,知道了我們的行動,就命令我們下火車,要我們把書刊帶到他上司的辦公室。我和約翰向耶和華禱告,求他幫助。出乎意料,那個海關官員沒有告訴上司我們帶的是什麼,只是說:「這兩個人有東西申報。」我表示我們要「申報」的東西,是一些對人有價值的書刊,能幫助學生明白,這個動盪的世界所發生的事有什麼重大意義。那個上司竟然揮手讓我們通關。這樣,我們就把書刊送到目的地,可算有驚無險。

隨著波羅的海各國的政治局勢日益惡化,耶和華見證人所受的反對越來越大,立陶宛的傳道工作也被禁止了。安德魯和約翰都被驅逐出境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,所有英國公民都受到勸諭要離開。我不得不離開立陶宛,心裡十分難過。

在北愛爾蘭服務而蒙福

那時候,爸媽已經搬到北愛爾蘭。1937年,我到那裡跟他們住在一起。戰爭爆發,人們狂熱地支持戰事,因此我們的書刊在北愛爾蘭被禁止流通。儘管這樣,我們仍然繼續向人傳道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我們可以再次公開地傳道,不受法律限制。金海露弟兄是個經驗豐富的先驅,他後來到了中國做海外傳道員。大戰結束後的那段日子,他帶頭統籌露天聚會,安排公眾演講。他說:「這個星期六舉行的第一次露天聚會,由我講公眾演講。」然後看著我,說:「下個星期六就輪到你了。」我一聽到,當下就愣住了。

我還清楚記得發表第一個演講時的情況。那裡沒有音響設備,我站在一個箱子上,向幾百人發表演講。演講結束後,一個男子走上前,握著我的手,告訴我他叫比爾·史密斯。他說自己看見人群,就停下來看個究竟。我跟他談了一會兒,得知爸爸曾經探訪過比爾,但後來爸爸跟繼母搬到都柏林做先驅,就跟比爾失去了聯繫。我跟比爾開始討論聖經,後來他家裡共有九個人事奉耶和華。

我在貝爾法斯特郊外的一個大住宅區傳道,遇到一個俄羅斯女子,她曾在立陶宛住了一段日子。我向她介紹一些書刊,她指著一本書說:「我有這本書,是伯父給我的。他是考納斯大學的教授。」她拿出波蘭語的《創造》給我看,書的空白處寫滿了筆記。其實,最初是我在考納斯向她伯父作見證,送這本書給他的。那個女子知道後感到很驚訝。(傳道書11:1

我到北愛爾蘭之前,約翰告訴我,他那住在北愛爾蘭的妹妹內莉,對聖經真理有些興趣。約翰請我去探訪她。於是,我和姐姐康妮一起探訪內莉,跟她討論聖經。內莉在靈性上進步得很快,並獻身事奉耶和華。後來,我和內莉開始談戀愛,最後結為夫婦。

我和內莉一起事奉耶和華56年,有幸幫助一百多人認識聖經真理。我們本來盼望攜手渡過哈米吉多頓,進入耶和華應許的新世界。可是,1998年,內莉敵不過死亡這無情的仇敵。這真是個沉重的打擊,沒什麼比失去愛侶更令我悲痛。

返回波羅的海各國

內莉去世後一年左右,我收到愛沙尼亞分部弟兄的信,邀請我到位於塔林的分部辦事處,這實在是個福分。弟兄在信中說:「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,奉派往波羅的海各國的10個弟兄中,只有您仍然健在。」分部希望收集資料,把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傳道工作的發展史記錄下來。弟兄問:「您可以來嗎?」

我很榮幸能告訴弟兄們,早年我跟同伴並肩工作時有什麼經歷。在拉脫維亞,我帶弟兄們參觀最早用來做分部辦事處的樓房,並告訴他們,我們從前把書刊收藏在天花板哪個位置,藏在那裡的書刊從沒有被警察搜著。在立陶宛,弟兄們陪伴我到希奧利艾這個小鎮去,我做先驅時曾在那裡服務。我在小鎮裡跟同工交往,一個弟兄告訴我:「許多年前,我和媽媽在鎮裡買了一幢房子。我們清理閣樓時,發現了兩本書,就是《上帝的歷代計劃》和《上帝的豎琴》。我讀了就知道自己找到了真理。我肯定那兩本書是您很多年前留下的!」

我還到了一個市鎮參加分區大會,我做先驅時曾在那裡服務。65年前,我也在那裡參加過大會,當時只有35人出席。現在我目睹超過1500人出席大會,感到多麼鼓舞!耶和華確實大大賜福給他的子民,使傳道工作成果豐碩!

耶和華沒有離棄我

幾年前,一個很好的基督徒姊妹比婭答應嫁給我,這實在是一個意想不到的福分。我們在2006年11月結為夫婦。

對於不知道怎樣運用一生的年輕人,我可以向他們作證,聽從上帝所啟示的這個勸勉是很明智的:「你趁年少的日子,就要把你偉大的創造主謹記在心。」現在,我深感喜樂,跟詩篇執筆者有同感:「上帝啊,我自幼就蒙你教導,至今我仍不斷講論你奇妙的作為。上帝啊,即使我年老髮白,求你也不要離開我,好等我向下一代人講論你臂膀的力量,向後世的所有人傳揚你的大能。」(詩篇71:17,18

[第25頁的地圖]

(排版後的式樣,見出版物)

我們要冒險把書刊帶進拉脫維亞

愛沙尼亞

塔林

里加灣

拉脫維亞

里加

立陶宛

維爾紐斯

考納斯

[第26頁的圖片]

15歲開始在蘇格蘭做派書者(先驅)

[第26頁的圖片]

1942年跟內莉結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