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接去看內容

前往目錄

你樂意受「仁慈的法度」支配嗎?

你樂意受「仁慈的法度」支配嗎?

莉莎 *說:「弟兄姐妹仁慈地對待我,這是最觸動我的地方。」她所指的是她最初學習聖經的原因。安妮的情況也一樣,她說:「最初吸引我的主要是仁慈,而不是教義。」現在莉莎和安妮都已經受浸,也都很喜歡深入研讀聖經,但她們一開始願意學習聖經,主要是因為弟兄姐妹仁慈地對待她們。

我們怎樣仁慈地對待身邊的人,從而打動他們的心呢?本篇文章會談談兩個方法:一、通過我們說的話;二、通過我們做的事。文章也會談談我們應該仁慈地對待誰。

舌上有「仁慈的法度」

箴言第31章提到賢能的妻子,說她舌上有「仁慈的法度」。(箴言31:26)這句話的意思是,她說話的內容和語氣都表現出仁慈這種特質。做丈夫的和做父親的也應該這樣說話。大多數父母都知道,說話太嚴厲會對孩子造成傷害。如果父母說話粗魯、刻薄,孩子可能會很反感。如果希望孩子願意聽話,父母就要盡力以仁慈的方式對孩子說話。

不論你是不是為人父母,都需要學會仁慈地說話。可以怎麼做呢?箴言31:26的上半節說:「她憑智慧開口說話。」這意味著我們要好好選擇自己的措辭,也要注意自己的語氣。所以,我們可以先想想:「我要說的話會激起怒氣,還是能緩解緊張的氣氛呢?」(箴言15:1)要記得,三思而後言才是明智的做法。

箴言也說:「說話不慎的如刀刺人。」(箴言12:18)如果我們想想自己說話的內容和語氣會對人有什麼影響,就更能夠控制自己的舌頭。我們遵守「仁慈的法度」,就不會說話尖酸刻薄、不留情面。(以弗所書4:31,32)我們會努力避免消極的言談,盡力用親切的語氣說仁慈的話。耶和華在這方面立下了很好的榜樣,當以利亞感到非常恐懼時,耶和華派天使用「平靜低微的聲音」代表他來說話安慰以利亞。(列王紀上19:12)不過,要顯出仁慈的特質,不僅要說仁慈的話,還要有仁慈的行動。可以怎麼做呢?

仁慈的行動能鼓勵別人

我們效法耶和華,就不僅會說仁慈的話,也會有仁慈的行動。(以弗所書4:32;5:1,2)上文提過的莉莎講述弟兄姐妹以前怎樣仁慈地對待她,她說:「有一次,我們一家人突然被迫要搬家。有兩對耶和華見證人夫妻聽說了,就請假來幫我們打包。那時候我其實還沒有學習聖經呢。」弟兄姐妹仁慈的行動讓莉莎很感動,於是她開始認真地學習聖經。

文章開頭提到的安妮也很感謝弟兄姐妹仁慈地對待她。她說:「我以前受過很多傷害,所以很難相信別人。當我遇到耶和華見證人時,我也懷疑他們的動機。我會想:他們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呢?但我的聖經老師一直真摯地關心我,這讓我越來越信任她,後來我就開始認真學習聖經了。」

弟兄姐妹仁慈的舉動打動了莉莎和安妮的心,讓她們願意開始學習聖經,並且向耶和華和弟兄姐妹敞開心扉。

效法上帝,仁慈待人

有些人由於自己的文化背景,可能習慣對人微笑、說話和善。我們因為自己的教養或者個性而對人親切有禮當然很好,但如果我們對人好只是由於這些原因,就不一定是在效法上帝表現真正的仁慈了。(參看使徒行傳28:2

真正的仁慈是上帝神聖力量果實的其中一種特質。(加拉太書5:22,23)想要培養這種特質,就要讓神聖力量指引我們的思想和行動。我們這樣做,是因為我們很想效法耶和華和耶穌。此外,身為基督的門徒,我們會真摯地關心別人。所以,我們仁慈待人是因為我們愛耶和華上帝,也愛別人。這種仁慈是發自內心的,也是上帝認可的,能夠打動別人的心。

要仁慈地對待誰?

對於認識的人或者對我們好的人,也許我們自然而然就會仁慈地對待他們,並且常常表達我們的感謝。(撒母耳記下2:6;歌羅西書3:15)但如果我們覺得某些人不值得我們這麼做,又怎麼樣呢?

請想想,耶和華是仁慈的最佳榜樣,不論人值不值得他以仁慈對待,他都會這麼做。他的話語聖經也教導我們要仁慈待人。聖經《希臘語經卷》多次用「分外恩典」這個詞組來形容上帝的仁慈,這個詞組強調上帝仁慈地對待人是因為自己慷慨,而不是因為人有什麼功勞。上帝是怎樣顯出這種仁慈的呢?

耶和華一直都仁慈地對待所有人,維持他們的生命。(馬太福音5:45)事實上,在我們認識他之前,他就已經向我們顯出仁慈了。(以弗所書2:4,5,8)比如,上帝犧牲自己最寶貴的獨生子,為全人類提供贖價。難怪使徒保羅說:「上帝的分外恩典多麼豐厚!」(以弗所書1:7)此外,雖然我們會犯錯,讓耶和華傷心,但他還是繼續溫柔地指引和教導我們,就像「細雨」溫柔地落在花草上一樣。(申命記32:2)耶和華對我們這麼仁慈,我們實在沒辦法回報。如果他沒有這樣對待我們,我們根本就不會有未來。(參看彼得前書1:13

耶和華的仁慈的確很吸引我們,也讓我們很想效法他。所以,我們應該盡力在每一天仁慈地對待所有人,而不只是一些人。(帖撒羅尼迦前書5:15)如果我們不斷這樣做,就會像冷天裡的一團火焰,能夠給家人、弟兄姐妹、同事、同學和鄰居帶來溫暖和安慰。

請想想,你的家裡或會眾裡有沒有誰需要幫助呢?如果你仁慈地對待他們,他們肯定會獲得益處。也許會眾裡某個弟兄或姐妹特別需要人幫忙照顧房子和花園,或者經常需要人幫忙購物或處理別的事情。此外,如果在傳道時看到別人有需要,你能給他一些實際的幫助嗎?

但願我們說的話、做的事總是受「仁慈的法度」支配,這樣我們就是效法耶和華了。

^ 本文的人名是化名。